仲夏的金陵,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在第13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由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秦淮区、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南京市公共机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芬合作交流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汇聚省市区三级公共机构代表、企业及媒体约120人,共同开启为期一周的节能降碳系列行动。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蔡湧啸,秦淮区委书记、南部新城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生,秦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南部新城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顾安国出席活动。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平出席活动并致辞。
凝练成就,擘画绿色低碳新蓝图
在主题致辞中,张小平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显著成就,超定额单位数量锐减98%,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撬动超2亿元社会资金,分布式光伏建设新增容量近31兆瓦,能耗“一张网”平台实现2828家公共机构全覆盖精准管控,776家党政机关100%建成节约型机关,多项国家级荣誉花落南京,碳普惠用户超过3万人,厨余垃圾减量超过四分之一,“桐娃”碳汇林建设开辟生态固碳新赛道。
面向“十五五”,张小平提出“创新·焕新·更新”三点展望。一是制度创新,强化顶层规划,深化标准应用与迭代,优化能源费用托管、碳金融等市场机制应用。二是技术焕新,聚焦重点领域改造与光伏建设深化,升级智慧管理平台,拓展林业碳汇合作。三是模式更新,落实“过紧日子”减法,强化成本管控,厚植低碳文化,擦亮示范品牌,打造典范矩阵,讲好绿色故事。
“场景·生态·协同”三重奏,奏响“焕新”最强音
仪式现场,一系列创新合作项目成为亮点。“政企协同”共拓新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市交通集团、南京银行正式签署绿色低碳产业政企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新技术应用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搭建绿色产业服务平台等方面深化协作,为公共机构乃至全社会的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资金和技术支撑。“碳普惠”场景落地民生。港华燃气、顺丰速运、南京公共自行车、T3出行等4家覆盖能源供应、物流运输、城市出行等关键民生领域的企业获“碳普惠低碳应用场景”授牌,碳普惠机制正从公共机构内部向更广阔的社会应用场景延伸。“生态固碳”跨域探索。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服务中心携手陕西省丹凤县商山国有林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等单位签署“节能降耗·固碳增效”项目合作协议,这一创新合作不仅关注机构自身节能,更将目光投向林业碳汇开发,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同时也是宁商两地对口协作、优势互补的具体举措。
扛起“首位担当”,书写绿色新篇
随着“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主题升起,第35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本届宣传周南京市公共机构将围绕碳普惠、反食品浪费、低碳共享、绿色出行等领域,以“碳路桐行+”“一天一主题”形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旨在通过主题聚焦、持续发力、层层递进的方式,精准渗透不同低碳生活场景,深度激发公共机构及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系统构建覆盖全域、贯穿全周的绿色低碳宣传与实践矩阵,最大化提升宣传教育的穿透力、行动转化的驱动力和示范引领的辐射力。
从屋顶光伏的星火燎原,到碳普惠机制的全民参与,从能耗“一张网”的智慧管控,到跨区域碳汇合作的生态探索,南京市公共机构正以制度、技术、模式的全维度“焕新”,诠释“节能增效”的深刻内涵。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交汇点,这场启动仪式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吹响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号角,南京市公共机构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为绘就美丽中国的南京画卷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多项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展示。南部新城作为全国三个“中芬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在绿色建筑、清洁能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与芬兰紧密合作,试点应用10多项国内外先进的低碳生态技术,打造低碳生态新城。同时,也是江苏省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综合管廊试点,以及南京市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